新春走基层|看,上海“大摇篮”里“兔宝宝”们来了|全球快资讯
1月21日晚,除夕夜,屋外细雨绵绵,位于上海浦东高科西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区二楼产房,灯光明亮,温暖如春。
(资料图)
在咚咚咚铿锵有力的胎心跳动声和助产士“加油、很棒、再来”的鼓励声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0点46分,随着一声女婴啼哭,这里的首个“兔宝宝”来了。
有着近10年工龄的助产士叶舜艳在帮助产妇胡女士接生后,熟练地给新生儿擦干保暖、断脐护理。之后,她给新生儿戴上一个喜气的红色小帽子,一边做着相关检查,一边同步告诉产妇,使其安心:宝宝体重3440克、身长50厘米,这是宝宝的手圈脚圈,现在按个小脚印……
在上海一妇婴东院区,助产士为首个“兔宝宝”裹抱被。(新华社记者 龚雯摄)
在一旁守候的胡女士丈夫高兴得合不拢嘴:“之前想过宝宝的小名,还根据预产期调侃,如果除夕生就叫‘除夕’,初一生就叫‘初一’。”
近年来,上海一妇婴的分娩量连续9年位居上海第一,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在此出生,上海一妇婴因此被称为上海“大摇篮”。
胡女士告诉记者,她2017年在一妇婴生下第一个宝宝,今天大年初一生下第二个宝宝,哥哥妹妹凑了一个“好”字。
叶舜艳高兴地说:“这些年接生了很多宝宝,此前也有多次春节假期值班的经历,却是第一次接生到第一个新春宝宝,很激动。”
在上海一妇婴东院区,助产士为首个“兔宝宝”家庭送上医护人员准备的礼物。(新华社记者 龚雯摄)
为了迎接首个“兔宝宝”,一妇婴的医护人员早早准备了礼物,包括一个兔子玩偶和一对窗花。这对窗花由医院一名助产士设计,憨态可掬的一对小兔子,没想到正好对应上这个家庭两个小朋友的一个“好”字。
1点01分,寂静的夜里又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一妇婴东院区迎来了第二个“兔宝宝”。1点44分,位于浦西长乐路的一妇婴西院区也迎来了第一个“兔宝宝”。截至大年初一早上8点,一妇婴两院区一共迎来8个“兔小妹”和“兔小弟”。
除夕夜,在一妇婴东院区产房里,一共有十多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除夕上班,对我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一妇婴东院区产房夜班组长蔡春瑜说,这份工作每天可以迎接新生命、新希望,非常开心也非常自豪。
工作24年来,蔡春瑜大概有十几个除夕或年初一是在产房度过的。“新年迎新生儿,本身就是一件喜事。家人对此也十分理解,因为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生孩子都是大事。”蔡春瑜说。
新春第一天已到来,上海“大摇篮”产房的医护人员们忙碌在各个岗位上,她们用自己的专业、细心,守护着每一位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记者龚雯)
标签: 新春走基层|看 上海大摇篮里兔宝宝们来了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