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第二届昆明市文明家庭事迹】沐晓伟家庭
沐晓伟
沐晓伟,男,1983年8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人生的成长路途中他铭记着父母的每一滴汗水,年少是的理想就是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为着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着。现任云南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云南省青年联合委员会会委员、富民县养殖协会副会长、罗免镇人大代表、第八届昆明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2002年高中毕业后他因诸多因素没能读继升入大学深造,走入了社会,2002年到2004年间他先后在富民龙腾苑渡假山庄和昆明市金鼎山金鼎宾馆的餐饮部工作,学到不少关于饮食方面的知识。2004年他凭自己对餐饮的热爱和工作的关系,他对餐饮市场的动态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于是在当年的8月他毅然决定自己创业,对于当时年仅21岁的他来说,创业初期是艰辛且困难的,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在摸索中前进,开了一家清汤鹅餐厅,在开业的一年中,由于占有了市场优势迎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可是他却发现了鹅市场潜在的变化,首先是市场上随着人们对鹅的认识越来越深,消费越多出现了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其次,也发现了鹅供应市场的开发潜力,其中还有很大的缺口,而它的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于是他想自己搞养殖来弥补这块市场的空缺。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一些主要的鹅养殖基地,山东、青岛、东川、通海等地做了实地考察,其中他发现鹅的养殖前景是可喜的。经过对气候、地域、水源及农村广大土地牧草资源的实地考察研究,于是选择了位于108国道旁的罗免镇,也就是他自己的家乡开始了他新一次的创业——发展林下养殖,果园养殖。
(相关资料图)
沐晓伟
当然创业的初期是辛苦的,基地上的每一砖一瓦都饱含着汗水,也种下了希望。经多方考察、学习、奔走,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10年多的努力,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种鹅养殖、鹅苗孵化、商品鹅销售,半成品加工的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模式的产业链。由基地向农村养殖提供良好雏鹅、养殖技术知识和疫病防治知识,良种牧草种籽,指导农村户育成商品鹅,基地负责回收并组建市场销售网络,帮助饲养户走共同致富推广发展的机构。
沐晓伟家住罗免镇者北村委会河里村,全家8口人。沐晓伟家是一个四室同堂的大家庭,上有爷爷奶奶80多岁仍旧身体健朗,父母50多岁,沐晓伟膝下有一双儿女。在这个家庭里,大家互敬互爱,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称得上是农村最美家庭,世界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就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他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平凡不过的那一盏,但他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他们的事迹也是平凡的。
当亲眼看着一只只鹅从雏鹅长到一公斤、两公斤,三公斤最终到产蛋,到孵化,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怀着喜悦的心情看着它们一天天变化,在累得不想动弹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家人在一直支持着他,让他一直努力走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司的发展是艰苦的。但在众多的困难面前他没有低头,而是迎难而上,因为我们都相信风雨过后就能看见彩虹!
沐晓伟家庭
他的妻子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当初在沐晓伟创业是时候她毅然辞去工作随着他回乡创业,在他的企业成长过程中一直默默的支持他,在他辛苦创业的时候,妻子在大后方照顾孩子,打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努力做好后方工作让他安心在外打拼。
他们的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多年来,夫妻和睦,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幼口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天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没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问题妻子是他事业的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在家家务很多,还带着两个孩子,知道丈夫创业的辛苦,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从不埋怨,一个具有优良家风家庭,家庭成员不自私,不狭隘,不懒散不怠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沐晓伟夫妇还十分重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深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坚信只有德教育好了,才有资格接受别人教育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加强亲情培养不断磨练,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父母的影响下,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多次获得学校的各项奖励,并且一直担任班级里的班委、学校大队委等职务。他们都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助人为乐,邻里都团结。牵手相伴近12个春夏秋冬,他们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倆从没有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沐晓伟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注释着最美家庭的真正内涵。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创业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能给家乡的人们带来幸福,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共赢,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让一部分人通过他自力摆脱贫困奔向小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他这种立足农村,甘心奉献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贡献精神,乐于助人的热情,深深打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人。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