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母亲节,愿天下所有母亲吉祥如意,平安喜乐! 全球热消息
今天是母亲节,这个源于西方的节日,因与中华孝亲感恩的传统文化相应,如今已成为中华儿女们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的日子。儿女们或陪伴母亲,或分担家务,或献花敬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深爱与孝敬。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大乘佛教之孝道主要从报恩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尽孝不是被动的道德约束,而是接受恩德后的主动回报。这是更为究竟的尽孝方式。 很多人认为佛教不重视孝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教认为有世间和出世间的孝道,佛教不仅注重世间的孝道,更重视出世间的孝道。佛教是从三世因果观来谈孝道之精神的。有许多高僧传、圣贤录等都记载着孝亲的行为,佛弟子的孝顺比一般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佛教的经典和公案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 释迦牟尼佛报答亲恩我们伟大的佛陀就是孝顺父母的典范。佛陀成佛后,回国省亲,以般若圣智,向父亲和释姓王族开示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令父亲净饭王和释姓王族,信愿深切,皈依三宝。净饭王以下立时得法眼净,证果位者甚多。 佛陀为报母恩,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宣讲佛法四十九天,其中就有令人感动不已、涕泪悲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处处流露着感人的大孝报恩思想,被尊称为佛门孝经。 地藏王菩萨救拔母亲地藏王菩萨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身为婆罗门女,为救母亲,“遂卖家宅,广求香花,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又“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令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无间地狱中的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菩萨更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地藏王菩萨也曾在清净莲花目如来像法中修行,名叫光目,为救亡母堕落恶道及短命之报,于佛像前发弘誓愿:“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目犍连尊者孝亲报恩目犍连尊者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天眼观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尊者用钵盛饭,以神力送给母亲,但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尊者祈求佛陀救拔母亲,并依佛陀教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僧众结夏安居修行圆满之日,敬设盛大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依靠僧众不可思议的力量,目犍连母亲脱离了饿鬼道。 孝顺的四种层次
佛门对孝顺之道有四种层次的要求:
(资料图片)
物质上的孝顺
对父母的生活起居照顾周全,物质方面使父母无忧虑,但精神方面,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孤独寂寞时未给予安慰;或语言不当伤及父母,等等。虽物质不缺欠,但未能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喜悦,是为物质上的孝顺。
精神上的孝顺
照顾父母细腻周圆,虽已尽心尽力,在精神上令父母满意,但物质上实有困境,经济拮据,无能施与令父母得享,是为精神上的孝顺。
物质、精神的孝顺
物质与精神上均能让父母满心得享,无从挑缺,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以人间而言,是至极之孝,人天共尊共仰,是为物质精神的孝顺。
出世间的孝顺
能让父母亲近佛法,皈依三宝,乃至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等,使父母临命终时,能蒙西方圣众接引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是为出世间的孝顺。
以上所述的前三种是世间的孝顺,值得尊敬与赞叹。遗憾的是,纵然让父母毕生安享美满天伦,寿终正寝,亦不能令其免受生死轮回之业力牵引,令其出离六道。世间孝顺还未究竟圆满,若能引导父母修学佛法,破迷得悟,免受轮回之苦,当下就是菩萨发心,是为大孝!
值此母亲节,我们应该时时感念母亲的深重恩德,发下广大菩提愿心,救度一切如母众生,出离苦海,同时引导人间的母亲修学正法,便为报答母亲恩德!祝愿天下所有父母皆能身心康泰,六时吉祥,平安喜乐!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