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高手在民间丨技能拼比夺冠 潍坊90后美女护理员用青春守护“夕阳”
在潍坊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里,有一群隐于你我之间,被称为“高手”的人。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磨练技艺、创新技术、攻克难关,成长为技能高手和行业翘楚,用精益求精之心践行工匠精神。即日起,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中国山东网共同推出“高手在民间”系列报道,解密各行各业的“高手秘籍”,展现当代潍坊匠人风采。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23日讯 (记者 曹涛 见习记者 于姝雯)24岁时,你在做什么呢?是在深造学业、在家待业,还是穿梭在高楼大厦间,成为了一名“职场新人”?而潍坊市华都颐年园老年服务中心的护理专员胡萍,正在和一群爷爷奶奶们,拍打着节拍,哼唱着一首首老歌。
【资料图】
5月20日上午,穿过潍坊市华都颐年园老年服务中心的长廊,记者见到了胡萍,她正准备给偏瘫老人换床单。只见她熟练地放下护栏,掀开被子,将老人轻轻翻身后,收拾床铺,换上新床单,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胡萍毕业于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2岁一毕业就选择了养老服务行业,在华都颐年园老年服务中心工作。去年,在“才聚鸢都·技能兴潍”第三届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居家老人照顾模块中,夺得一等奖。工作2年多的时间,她快速成长为养老服务职业技能人才。
“我们平时换床单很简单,给身体不适的老人换床单,要复杂的多。他们无法自己翻身,还不能让他们感觉不舒服,有的老人身体比较重,换完床单,我脸上都是汗。”胡萍说,打好工作中的基本功,最基本的就是勤学苦练。去年连续两三个月,每天一两个小时,利用下班时间练习,才练就了快速给偏瘫老人换床单的这个“小技能”,现在差不多3分钟就能完成。
胡萍告诉记者,虽然在一些人眼中,照顾老人比较累,也不是很体面,但是她从来没后悔过。“我不仅要干,还要干好。养老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看着爷爷奶奶们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再累也值了。”
因为要照顾不同楼层的老人,她每天需要楼上楼下来回跑,日均2万步,常年“霸占”朋友圈好友步数的第一位。
“干我们这行,不仅能吃苦,还要有耐心,有恒心。”说起工作体会,胡萍说,有些失能失智老人,他们有的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大小便不能自理,不仅是单一的生活照料,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多陪他们聊聊天,听听音乐,要带着感情工作。
“小美女,快来,给你块点心”。一位打扮时髦的奶奶,见到胡萍时,笑着称呼她“小美女”,丝毫看不出她曾经患有抑郁症。“王奶奶刚来时情绪低落,从家人那里知道,可能是有轻微的抑郁症。”之后胡萍开始特别注意王奶奶。上班一有空就去陪她聊天,下班后也不走,再去王奶奶那里,讲笑话,逗她开心。经过一段时间,她发现王奶奶喜欢笑了。“现在几乎是这里最爱笑的一位奶奶,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这就是。”
现在养老服务工作,并不是单一的生活照料,更需要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康复、保健等方面问题。在胡萍看来,养老行业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想要照顾好老人们,还需要摸索钻研心理学知识。
护理技能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在日常生活多学习、多切磋、多提升,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在未来,她还将继续苦练专业技能,同时尽自己所能让人们对养老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养老行业是‘夕阳’产业,更是‘朝阳’产业,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养老事业!”她说。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